近年常聽到有朋友想懷孕但過了好一段時間也沒有下文,其實想懷孕要配合很多方面,包括身、心要健康、還要懂得正確的行房行為。不是說笑的,我曾經跟香港性治療師吳穎英醫生做過訪問,了解到原來都有很多「求診者」是不懂得怎樣行房,所以又哪有懷孕可能呢?
首要條件–身體健康
想懷孕最先的條件就是男女相方都要身體健康。根據美國很有名的專治不孕症專家 Dr Neils Lauersen 建議,想懷孕的婦女每天至少要攝取 2300 kcal 的熱量,而蛋白質要有二百卡以上,這一點亦得到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認同,將來 BB 出生時體重會較重,也可降低早產的危機。長期實行低卡飲食的婦女,當中有的並不容易懷孕,有的即使可以懷孕,生下體重過輕的 BB 和嬰兒遭逢猝死的比率,都比正常產婦為高。
想懷孕的婦女應該在前半年開始每天服用綜合維他命,調理身體以提升懷孕的機會及給 BB 一個健康的「安樂窩」。注意在各種維他命及礦物質當中,維他命 A、B6、B12、維他命 C、E、葉酸、鈣、鐵和鋅對生殖系統較為重要。
要怎樣食?
蛋白質如優質的紅肉可以幫助女性排卵;複合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麵包、天然有機蔬果則能改善神經傳導功能,使載有荷爾蒙訊息的生化物質容易從腦部傳達到身體各部位。
此外還有以下原則應注意:
1. 飲食均衡,注意食物的正確比例
2. 盡量吃得要天然更有營養
3. 少量多餐,不要暴飲暴食
4. 素食者應當心蛋白質、維他命 B、B12、葉酸及鋅的攝取不足
5. 戒煙及戒酒
應避免甚麼食物?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Nutrition 指出,糖精是對想懷孕的女性不利使用。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亦指出,咖啡因是會干擾下視丘的功能,繼而造成排卵的問題。咖啡因可於咖啡、茶、可樂、朱古力、某些止痛劑、減肥藥、抗過敏藥、咳水等發現。
如何增加懷孕機會?
首先要計算清楚女性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 14 天左右),卵子從卵巢排出後在輸卵管能生存約 1 至 2 天,而精子能夠在女性生殖道內生存長達 3 天,故在卵子排出的前後幾天裏進行性交便容易受孕。以 30 天為一 周期為例,從女性月經結束後的第一天開始計算,最容易受孕的生育期是第 10 至 16 天。所以在生育期內,至少要隔一天(特別在早上)進行一次性行為,便能提高受孕機率。市面有一些 ovulation predictor kit 可透過尿液中的賀爾蒙幫助計算排卵期。
性專家大都會建議男上女下的性交姿勢,以及利用一個枕頭提升女性臀部令其子宮頸與男性的陰莖得以最近距離接觸,完事後繼續保持臀部提升的姿勢 15 至 30 分鐘,藉以增加受孕機會。另外,口水及潤滑劑也有輕微殺精子功能(切記,它們不是有效的避孕劑),所以也應避免口交及使用潤滑。
男女都應該避免體重過輕或超重,因為肥胖會影響男性精子的數量和活力,也可能導致女性月經異常。正如前文所說,若身體不健康,受孕機率會減少,就算成功懷孕,寶寶也不能在媽媽子宮內健康成長。
男性緊記給睾丸散熱以,正常睾丸的溫度應比身體其他部位低 1 至 2 攝氏度。高溫可破壞精子活動能力。因此,整天坐著(尢其是喜愛打機或整天坐在電腦前)對精子是十分不利的。男性應該每小時就要站起來步行幾分鍾,以幫助睾丸降溫。另外,性傳播疾病如衣原體感染等,都可能損害生育能力,男女相方都應接受孕前檢查。
最後,請以輕鬆心情等待好消息,也可以聯絡本人參加私人或中文大學合辦的小組胎教課程,以便進一步調理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