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連自己身體也攪不好,怎有能力做其他事?
十個朋友,十個都會說身體健康很重要。當你試問一下身邊的朋友想有多長壽,可集合兩組人:想活得長久的基本上是身體不錯(及金錢充裕)的人;不想久活的就是健康不理想的人。
給自己一分鐘想一想,自己保健的意識有多強?
………………………
你是倒退型嗎?
倒退型就是日常行為中經常包括食一手煙、飲酒習慣、沒有定期做運動、飲食不定時、飲食習慣不健康(經常添加額外糖、鹽或喜好高脂肪或油炸食物)、作息不定時、長期生活緊張等等。
你是原地踏步型嗎?
原地踏步型基本上沒有出現任何以上倒退型行為,但也只是始止於此。
你是積極進取型嗎?
積極進取型沒有任何倒退型行為外,更會積極避免任何有可能傷害身體的行動(包括吸食二手煙)及積極了解如何生活得更健康(包括懂得選擇優質食物及營養產品及擁有積極人生態度)。
………………………
保健顧名思義就是保持我們自己身體的健康。所以保健意識愈強、愈早開始就愈好。但往往就是身體發生毛病,尤其是問題愈急切、愈嚴重,人才會停下來,想一想當中身體發出的警號,繼而千方百計、甚至大灑金錢,為的只是想留住健康;哪為甚麼不在身體未出現問題時就好好保養?不是來得更輕鬆嗎?
保健第一件事–多飲水!!!
人身體超過三份之二是液體,要是缺水數天,我們就會死去(不用說保健了!)。我們的腦袋 95% 是液體、肺部 90%、血 82%…… 如果出現脫水情況,輕則口渴、尿液變少、尿液顏色變深、疲倦;重則眼眶凹陷、頭昏、頭痛、手腳無力、無淚液、八小時內無尿或極少尿,皮 膚蒼白無彈性,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嗜睡、煩躁不安或神智混淆,嚴重時更會有生命危險。
多喝水的好處包括:供給細胞水份、稀釋血液、通便、使食物容易消化(但餐前大量喝水則會影響消化)等等。研究顯示,每天 8 杯水能有效預防結腸癌、膀胱癌及其他疾病如結石。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陳志輝教授的名句「知明喜行慣」是一個人生成功的大道理。我就是「知」道水的好處後,「明」白它可以在我身體內發生甚麼好變化以及缺小它時的壞影響後,我決定要「喜」歡飲水,於是每次有機會在外點餐時也會要一杯水,就算飲水要比飲果汁更貴也在所不計。在初實「行」時確實有困難,當中有不少掙扎,但只要知道方向正確及加以堅持,問題一定會得以解決。之後,飲水就成了我的習「慣」,而且愈來愈覺得水很清甜。
當你「知」道健康對自己及愛惜你的人(如父母、子女)很重要時,你會開始懂得思考,為何在流感高峰期辦公室的人都在病時,總有人身體十分健康?為甚麼經常病的人總會是自己?要了解自己錯誤的行為,起因在哪,這就是「明」;當明白了的話,便有動機,喜歡去改變,這便是「喜」;找出問題根源所在,踏實地去執行,這就是「行」。最後,對應該要進行的改變及進步,把它成為習「慣」,令想法徹底改變。
心若變,態度則跟隨著改變;態度若變,行為也因而改變;當行為成為習慣,健康也會隨著良好習慣而改善。不要執著要飲甚麼的水,只要是「不含重金屬、雜質及大量細菌」的水已可。這在乎居住國家的水質及屋宇的過濾系統。在香港,個人認為家中安裝一個小巧、高質的完善過濾系統、在外用餐時可選 bottle 則可。
建議每天飲水量:每重 10 磅的人應飲一杯 200ml 的清水,例如 100 磅的人應飲 10 杯 200ml 清水,即每天 2L。注意每飲一杯咖啡需額外多飲 4 杯水。
當決定要將飲水成為習慣,可為自己安排一個飲水時間表。建議早上起床 2 大杯、每餐前 1 小杯、完廁後 1 杯(幹大事 2 杯)、睡前一小時 1 至 2 杯。我自己習慣每天一起床、3:00pm 及 9:00pm就飲 500ml;餐前、完廁及「得閒」就飲 250ml,那就一定超過 2L 了!
不要給自己無數的藉口停留在「倒退型」或「原地踏步型」上,各人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只是要記著因果定論,不要在百病纏身時才意識到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