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健康 – 最棒的投資

今天跟朋友在 The American Club 午膳,談及她的三個孩子在美國讀寄宿及私立學校,每年學費高達港幣200萬元。

另一邊廂,她慨嘆看見朋友的孩子出來工作, 縱使已經是讀專業學科,例如建築、法律, 所賺的錢真是有限,工時又長……

我印像中在多年前,Harvard 出了一個研究報告,說投資在美國高等教育上,銀紙的回報是絕對不值的。 因此,我對朋友的慨嘆也沒有什麼大反應,因為都是「預咗的」。

反而自從那篇報告出來之後,我更注意到社會很多報道都暗示/明示「讀書沒有用」,追不上生活洗費。

亡父向來教我,讀書要追求知識、訓練紀律、 學習時間管理及社交。而且,沒有人能搶到學到的知識。

讀書超棒的老公說: 讀書是訓練腦袋思考、鍛鍊分析能力,從而作最佳的選擇。

以往我沒有想太多, 有路就走,無路就自己創造一條路出來,一直向上爬,一邊享受孤單 。

但原來,香港很多父母都是教孩子:畀心機讀書,將來找份好工作,那就安居樂業 ,「有瓦遮頭」好像是人生的必需品。 不少人就是讀書、工作、買樓、節衣縮食。

問他們的理想,人生的意義?!答案是沒有想過!

曾經有人問過我一個問題: 給我一張 blank check, 銀碼讓我隨意填上,但條件是我要賣身給公司 30 年, 期間不可轉工。 我想也沒有想便一口拒絕了。

如果金錢可以捆綁一個人的自由, 那活著有什麼意思呢? 一層房子捆綁一個人 20-30 年青春, 然後到失去青春及健康的時候,又願意傾家蕩產用金錢去換取——那不是很諷刺嗎?

當年 Harvard 報告出的時候,我有跟兩個孩子說:若然不好好畀心機讀書、認真學習、吸收知識、訓練腦袋、學習社交,那就不要勉強。 孩子知道我是說真的,了解我是「 另類媽媽 」;因此,她們反而好好珍惜讀書機會,對自己負責。

若然生活要與錢掛鉤,身為父母要做的,就是盡全力不要讓金錢阻礙孩子追求知識;無需太介意孩子能不能把學費賺回來。 認真的孩子也要努力爭取獎學金,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 。

腦袋訓練得好,保持對生活的熱誠,我相信孩子會懂得創造自己的路。

投資在教育及健康
永遠不會虧本 。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