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眼中的「胎教」只限於「聽音樂」、「講故事」給腹中的寶寶聽,覺得胎教是不需要特別學習。在歐美、日本等地,胎教發展比香港來得成熟;以美國為例,早於 1979 年已經有「胎教大學」的存在,日本的胎教也很普遍,很多婦女在知道自己懷孕後便立即進行胎教活動。在香港,一般婦女在懷孕後只會參與醫院或贊助商安排的「產前講座」班,由單一方面的人士(如營養學家、護士、音樂導師、瑜伽導師等等)教導準父母一些胎教知識。一個理想的胎教課程應該包含以下內容:
- 懷孕前最少半年調理身體*
- 懷孕需知
- 放鬆技巧 (呼吸、冥想、運動)
- 與胎兒的溝通技巧(情緒、撫摸、聲音、光)
- 胎兒認知能力訓練
胎教課程不是幾節課堂就可以學會,胎兒必須經過數個月的時間,才能遁序漸進地學會識別某些(聲音、感覺、視覺)模式而作出反應。在懷孕初期,準媽媽需要特別注意營養的吸收及心情上準備迎接小生命。情緒上的胎教可盡早進行;孕婦應時常保持快樂的情緒、放鬆心情,腹中的胎兒也就自然接收到快樂荷爾蒙的訊息,得到更多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養分。出生後寶寶也會是個溫和、有安全感、好帶的小孩。相反地,如果孕婦情緒經常不好及過度緊張,這對胎兒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使寶寶出生後產生好動、情緒不穩定、易哭鬧等情況。利用聲音(節奏、音樂、說話)進行的胎教則要在 18-20 周後待聽覺發展成熟才可進行。
胎教最主要目的是要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與胎兒進行溝通,從而激活胎兒腦部發展。一項跟蹤了超過 10 年的研究顯示,兒童在母體內接受有系統的胎教課程後,其各方面發展也會比沒有接受胎教課程的理想,IQ平均也高 13 分。話雖如此,希望準媽媽不是因為「要生一個聰明仔」才接受胎教,因為加強胎兒與媽媽(甚至爸爸、姐姐或哥哥)的親子關係是胎教另一個很重要的目的。
另外,懷孕中期可考慮使用較溫和的果實類精油,如甜橙、檸檬、葡萄柚、佛手柑等低濃度的精油(有需要時稀釋)以舒緩不適及令自己放鬆心情。媽媽開心,胎兒都能獲益。
最後,容我在這賣個廣告:中文大學校外課程的「音樂胎教」是城中唯一結集了醫學及音樂兩大範疇的胎教課程,6 節課為一單元,於中環上課;想要更全面或私人授課的胎教課程,就必須要給我打個電話了!
*可參考 April 12, 2010 文章–「想懷孕」